永嘉县人民法院
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3年7月30日在永嘉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永嘉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徐晓琳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陈卫国院长的委托,现在,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县人民法院2012年以来执行工作的主要情况,请予审议。
一、执行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院积极回应新时期对执行工作的新需求,努力破解“执行难”,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取得新的成效。2012年,我院执行案件共收案2526件,同比上升29.3%,执结2495件,同比上升25.9%;人均结案数124.75 件,同比上升25.8%,执行到位标的1.17亿元;各项重要指标数据在全市同类法院中排名第一。今年1-6月,我院执行案件共收案2075件,同比上升83.2%,执结1758件,同比上升98.6%,执行到位标的1.06亿元。其中,1-6月份金融借款案件共收案1041件,同比上升98.7%,申请标的4.94亿元。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主要执行质效指标有所下滑。此外,2012年行政非诉案件共收案156件,执结154件,执行到位标的557.6万元;今年1-6月行政非诉案件共收案167件,同比上升209.3%,执结160件,执行到位标的588.5万元。
(一)攻坚克难,积极应对收案激增态势
一是积极准备,尽力减轻案件激增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及时应对金融风波对司法工作的影响,妥善化解涉企、涉金融纠纷,2012年我院及时成立金融维稳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妥善处理涉企、欠薪和民间借贷案件的意见》,加强涉企、涉金融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执行局把防范和减少收案高峰带来的不利影响作为执行办案的一个关键点来抓,加强执行态势分析,多次召开专项研讨会,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良苗头,有针对性落实预防措施,防止工作下滑。
二是周密部署,开展执行专项活动。2012年,部署开展涉金融债权专项活动,共排查涉债权人为金融机构的未结案件共21件,标的额近6000万元,通过建立金融专案执行机制和金融案件专职联系人机制,取得良好的成效。今年年初,我院开展涉企欠薪案件、金融债权案件春节期间集中执行活动,被多家国家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我院正努力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与四家银行开展结对帮扶,帮助协调解决诉讼难题,推动不良资产转让、诉讼、调解、破产、执行等工作,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是加强督考,努力提升执行质效。结合我院开展的“争当办案能手”活动,执行局内部建立办案竞争机制,加强执行人员工作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本月执行案件办理数量和未结案数量、执结率和实际执行到位率等情况,由执行监督科将考核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在执行会议中进行通报分析,促进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
(二)更新理念,推进“执行五大体系”建设
一是执行查控成效初显。目前我院已与辖区内所有银行全部实现联网,在全市基层法院率先实现辖区金融机构网上点对点查控的全覆盖。同时将辖区地税局、社会劳动保障局和县域内的人保、寿保等保险公司纳入执行查控系统,进一步扩大协助查控网络。今年以来共通过网上“点对点”查控系统累计发送查询5648次,涉及案件887件,涉及被执行人1140人,其中查询到财产的案件733件,查询到财产524.5万元,房产443处。在县公安局情报大队办公室设立法院集中查控点,通过该网络可24小时集中查询被执行人身份(户籍)、住址、车辆、出入境记录等信息,根据查询信息对被执行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是执行征信稳步开展。充分利用执行征信措施,进一步完善执行威慑机制,让被执行人为其失信行为付出惨重的信用代价。今年以来,我院共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了572名被执行人信息,其中有60余起案件的当事人因为被纳入征信系统后受到银行贷款的限制,主动联系法院履行相关债务。同时,与县工商局、住建局、国税局建立“黑名单”制度,每月定期筛选涉案标的大于5万元且超3个月未履行完毕的被执行人黑名单,报送给3家对接单位,限制被执行人办理公司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变更,建房许可等申请事项,督促其主动履行债务。
三是执行惩戒影响扩大。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络等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执行宣传活动,营造强大声势。设立“街面液晶大屏幕曝光台”,在永嘉瓯北罗浮大街、上塘县前路的街头led显示屏上,以图文和音频的形式对被执行人的人物头像、身份信息及欠债情况进行全天候曝光。在门户网站开设执行曝光专栏,并利用温州中院执行外网曝光平台和温州电视台,每月对20名被执行人予以曝光,禁止其购买房屋、汽车,到星级酒店及高档娱乐场所消费,积极引导群众提供执行线索。为进一步打击拒执行为,我院在掌握被执行人恶意逃避债务的证据后,去年依法将5人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其中有2名被执行人因迫于威慑力,主动履行了债务。今年以来,我院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案件4件,目前仍处侦查阶段。
四是执行保障逐步完善。对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刑事赔偿等案件,由于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当事人确实存在生活困难的,我院与政法委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有效运用多种渠道,做相关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积极争取司法救助金给予相应救助,促进案件的执行,做到案结事了。同时,我院在各乡镇、街道聘请了38名执行联络员,充分发挥其人缘、地缘优势,在对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拘传、搜查、查封、扣押财产等措施中起到较好的配合协助作用。
五是执行监督有力推进。一是加大执行公开。省高院今年开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共同开展“浙江司法透明指数评估”工作。我院执行局对照检查,查漏补缺,落实和完善执行公开制度。二是重视舆论监督。当前舆论对公权力的监督力度在进一步增强,对于涉及执行工作的舆论事件,迅速查明事实真相,及时公开真实信息,自觉接受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此外,新民诉法对检察院加强民事执行监督作出了规定,我们对此给予充分配合。
(三)加强管理,促进依法规范执行
一是推行执行整合改革。为有利执行管理工作,提高执行工作效率,今年我院对执行工作进行整合,建立执行小组分片、分案执行机制。在本院辖区中分出三片,即将瓯北、桥头法庭辖区案件作为一片,城郊、岩头、碧莲法庭辖区案件作为一片,我院机关辖区内案件作为一片。执行实施科下设三个执行小组:执行一组、执行二组、执行三组,每个组设组长1名,成员2名,对应负责三个片区的案件执行工作。通过执行整合,更加有利于统筹协调工作,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强化执行监督管理。
二是推行案件进度通报机制。执行监督科每周定期编制各部门每个办案人员的收案、结案、未结案、累计收结案数量和进度表,向全体执行干警进行通报。每月编制干警的收结案、个人办案质效数据和归档情况表,向院领导汇报。强化执限预警,执行监督科对执行较长时间的案件进行预警催办,即每周对超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的案件予以标注黄色、橙色、红色,制作预警清单,进行预警通报催办。目前,我院没有超12个月未结执行案件。
三是实行集约化分段执行机制。由执行监督科统一接收立案庭移送的案件后,统一发放执行通知书、责令申报财产通知书、预曝光通知书、预拘留通知书,并通过今年市中院、省高院新开发的软件,统一查询被执行人的房地产、车辆、银行存款信息后,再将财产反馈情况随同案件移送经办科室,有效提高执行效率。
(四)创新举措,提升执行工作透明度
一是试点网络司法拍卖。我院于2012年被省高院指定为首批网络司法拍卖试点法院后,积极推进司法拍卖改革工作。从去年10月份至今,组织运用淘宝网开展司法拍卖5次,共成交汽车、工业厂房等拍品5件,总成交额为2876.1万元,成交率达100%,为当事人节省佣金40.655万元。其中成功拍卖汽车4辆,平均溢价率达84.36%;成功组织全省首例工业厂房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额达2803万元,创下浙江法院系统司法网拍以来单件拍品的最高纪录;并优先支付涉诉厂房产权人拖欠的42位工人工资249.63万元。2月6日,我院组织召开司法网拍暨涉企欠薪新闻发布会,受到新华网、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的关注,社会反响良好。
二是开通官方微博实现法院与网民良性互动。在新浪网开通“永嘉法院执行局”官方微博,架设法院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桥梁,通过微博平台及时发布法院执行工作动态、社会关注案件执行情况、曝光被执行人信息等内容,主动拓宽与广大网民交流及接受网民监督的渠道。对于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些疑问或误解,及时通过微博发布信息予以回应和解释,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三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自我监督。进一步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解决一线执行干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监督不到位、现场取证难等问题,促进文明执法,保护干警正当权益和自身安全。去年为一线执行干警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对不配合执行、抗拒执行、社会影响较大等案件启用执行仪,效果明显。建成集应急指挥、执行监督、视频会议于一身的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应急处理、现场监督等功能进一步完善。
二、当前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院执行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执行案件的快速增长与执行力量不足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法院执行案件总量呈逐年上升态势,法官办案任务过重,不利于执行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执行队伍司法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执行工作直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执行工作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个别执行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导致办案效果不好、案件质量不高。三是执行工作的外部环境还不尽如人意。一部分执行案件“送达难”、“鉴定难”、“腾空难”等问题仍长期困扰执行工作,群众意见较大。四是不当的舆情干预仍时有发生。部分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刻意对一些个案进行炒作,干扰法院正常的审判执行工作,引发负面舆情。
三、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凝聚执行合力。今年省高院执行局提出一个建议目标,建议各市2013年实际执行率要力争达到73%,标的清偿率力争达到65%;或者自己跟自己比,这两个评估数据要比上年上升5个百分点。我院也提出质效目标定位,2013年底目标是:重点执行数据争取2/3在全省达到平均值以上, 7项市里评估数据中争取5项在全市排名前三。我们将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凝聚合力、攻坚克难。
二是加大执行力度,探索执行机制改革。探索创新执行方式,继续推行悬赏曝光执行,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曝光显示屏等舆论平台,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予以公布,使其个人信用受影响,促使其尽早履行义务。计划在各金融机构设立壁挂电视,加大曝光力度。深化金融债权专项执行活动,下半年将梳理、清理一批重点涉金融案件,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为大局服务。
三是增强以人为本意识,加强队伍建设。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和司法作风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执行法官做群众工作、协调利益关系、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的综合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落实“五个严禁”,继续狠抓队伍廉政建设,确保严格、公正、文明办案。
四是建立执行联动,争取各界配合。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充分运用公安机关在查找被执行人行踪和限制被执行人出境方面的优势,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协作配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暴力抗法情况,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加强与金融、税收、工商等职能部门的合作,扩大综合治理执行难合力。加强与各乡镇、街道、各村的联系和沟通,因地制宜,整合力量,发挥基层组织熟悉基层的优势,协助做好执行工作。
五是完善监督机制,争取人大政协纪检支持。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人员参与执行,争取外界加强对执行工作的了解和理解。进一步增强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更加自觉地将执行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坚持重大执行工作部署及时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争取监督指导。此外,一些涉“特殊主体”(党政干部、人大代表、公务员等)执行难的问题,虽然去年全国部署了专项执行活动,但目前此类案件在执行中仍存在不少的障碍,切实需要人大、政协、纪委等部门的支持和协助。
各位领导,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事关社会矛盾化解,事关社会管理创新,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落实本次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始终不渝地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